-
经验 | 把考研当作“项目管理”,看暨大MBA师兄怎么上岸?
-
学员:余启源
报读班型:雄松华章笔试通关班
笔试分数:186/122/64
报考院校:22级暨南大学在职MBA
开始备考前,明确几个问题:
1、考研这个事情首先是“我要考”而不是“要我考”
考研上岸只是你的中长期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短期的“项目管理”,最终还是要在你接下来的生涯中结合你的工作形成协同效益共同作用于你自身。所以在一开始可以想一想MBA如何助力你实现你的职业目标(这个也是一个个面的题目),确定了你的发展规划里面确实需要考研再出发。
2、这一年是认真努力备考,还是走马观花坐等明年? 如果确定了今年是备考的那一年,就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坚持到底;相反如果你是觉得今年的策略是不参加(比如报考时间太晚、工作有调动或外派、可能备考计划跟自己的安排错配),那也没关系,自己的工作生活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不要中途又回过头来想自己后悔,这没有意义,还影响自己心情。
3、确定今年备考目标(院校、分数) 首先,多渠道(包括知乎、培训机构等)了解一下过往考生的经验,如果你是首年考试,可以拿一套近三年的真题试一下手,感受一下考研的难度(不用在意分数);如果你自己是二战的考生,可以总结一下自己失利的原因,是目标设立不合理还是哪一科发挥不理想,具体是哪些模块的学习,评估一下自己二战的提升空间等等。其次,将备考目标和问题一一罗列,然后跟别人交流,交流的对象不限于老师、经历过考试的同学(无论上岸与否),不是说某一个人的观点一定适用于你,而是基于整合这些获取的信息,完善你对于备考的预期和理解;你也可以邀请老师和同学为你的备考策略提建议,但最终还是形成你自己的判断。
4、外部因素准备 环境方面,对于自制力差的同学,建议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复习;确实需要在家,建议留出一个空间给自己专门用于学习的,桌面的布置不要有其他可能会分散注意力的要素,让自己一旦进入这个空间就自然进入学习的状态。备考材料方面,不建议贪多,因为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不一样,既然选择了华章,那就跟着机构的安排就好了。
战术分解——笔试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学习了,前期可以把每个阶段的大任务想个大概,再边执行边调整,逐步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华章的招生材料里面每一科都有一个思维导图,我这边也提供一个我自己2021年的备考计划表,供参考:
基础阶段 该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请把时间倾向给英语,因为其他科目的复习压力集中在下半年,英语的复习策略下半年应该是直接上阅读和写作,时间分配上单独针对词汇和语法的整块复习不现实,如果这个阶段不把5500单词和语法弄好,直接影响英语阅读拿分以及后续其他科目的学习! 强化阶段 该阶段整体压力加大,一是笔试加了写作的学习,二是部分院校开始提面,请做好时间安排。 1.数学
部分模块二次学习难度提升至真题,部分模块首次学习,重在掌握,做好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用不着狂刷题,腾挪部分时间给其他科目;
2.英语
“得阅读者得天下”,这个阶段会基于前期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展开阅读模块的整体讲解,阅读占英语总分一半,请好好把握这个整块学习,不着急做对题目,但要在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中培养英语阅读的感觉;
3.逻辑
1)概念和判断的部分会重新讲一遍,最后两个月会加入推理和论证,从难度和分值上排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2)逻辑不建议碎片化学习,建议分开模块,单个模块整体攻坚,但用不着狂刷题,腾挪部分时间给其他科目; 4.写作
内容不多,简单来讲就是小作文找漏洞、大作文找论点和案例。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一些真题的练习培养自己的“金字塔原理”,熟悉搭框架、塞内容和案例的行文方式,正反面都要找一些案例,最好是同一个案例可以回答多个论点的那种,注意,这个“论点+案例”的写作逻辑同样适用于面试时的措辞整理。
提面,详见【复试篇】
冲刺阶段 9月末的时候华章这边会有一次模拟考,不要太在意这次结果,而是比照你的得分情况,围绕你的笔试总体分数目标,思考两个问题: 1、找短缺,哪些科目的哪些板块要争取,哪些该放弃/靠蒙
2、应试时,3小时如何分配,顺序上如何安排?(特别是管综考试,总体上确保自己有过一遍试卷所有的题目,不要等铃声响起的时候还没有翻到最后一页,我自己在考试的时候是看着表来做题的,当时觉得数学比较耗时间,剩下几题距离考试结束还有45分钟,而且有些还没什么把握的,我会果断跳去做逻辑;最后如果逻辑也有2题来不及的,我会回过头来看到底是解数学还是逻辑,剩下的直接蒙)
各科目策略如下: 1.数学
冲刺阶段不用管教材的题目了,就聚焦在老师的冲刺课件和真题吧。真题计算量大,考察的知识点错综复杂,对考生做题速度及计算能力有较高要求,要认真做题,过后认真总结,不到最后都不要过于依赖秒杀技巧,有条件的建议最后三个月每个月做一遍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
2.英语
1)阅读,老师课堂上的课件笔记好好听好好记(干货很多),布置的阅读任务看你的个人情况来执行;
2)作文,冲刺阶段背诵14篇模板(7大+7小)绝对来得及,而且有动力; 3)翻译,前面有认真背单词,学语法,加上阅读和写作的你,多多少少都会翻译的了,这块不用太在意; 4)完型,听一遍课即可。 3.逻辑 1)课件好好听,最后的串讲课程是老师一年的心血,请确保到场全程参与;
2)练真题,注意“掌握程度+做题速度+技巧”。 4.写作
1)自己备了一些案例,用来正面/反面论证的;
2)真题不用背,因为考过的不会再考,可以看看老师之前是怎么拆解题目的,把小作文和大作文的框架摸清,参考答案的案例如果有用可以摘抄下来自己备着; 3)老师会基于一年下来的观察、判断,给出10来个大方向,比如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科学创新等等,抄一下老师的模板。 战术分解——面试 一般来说华章这边课程计划安排在面试前一个月(也是面试方案公布的时间),时间紧迫,要看清楚提面/复试方案的分值分布和考核内容,以暨大为例,2021年复试方案为:
这意味着你就不需要准备群面,然后根据你心中对于分值分板块设立目标,并安排你的准备时间: 提面总分:260分 自我介绍:20分 策略:看清楚学校是中文还是英文,不清楚就两个都准备。英文版建议不要依赖机器翻译,自己念得出来、流畅才是好的自我介绍 群面(部分学校有): 策略:1、多看案例,掌握一些基础的分析框架,如SWOT、PEST、收入-成本分析、4P、4C方法等等; 2、开展至少2次线下练习,每次跟不同学生组队,复盘自己的表现,找一下自己在这种随机组队的定位。 专业类/管理:80分 策略:罗宾斯《管理学》 政治:60分 策略:背诵老师整理的笔记 个面:100分 策略:跟老师好好聊,深挖自己的材料(这部分一定要安排最多时间准备) 不要死记硬背 对于政治和专业课都会有背诵的内容,而且越到后期需要背诵的东西越多。背诵并不需要完全一字不差的背诵,最好是背诵自己理解的内容,比如一段内容看过后在纸上写出自己总结的重点,然后根据总结慢慢尝试背诵,以后每次回顾前也不用看书,而是看自己总结的重点。 自身/心态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备考就像是一段长跑,一路上你也许有研友一路相伴,也许独自走完全程。但无论如何,复习的好坏主要在于自己的方法和心态。请做好心理建设、然后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它终将成为你难忘的一段时光。加油!
附上,考生全年心态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