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A提前面试备考心得(岭南学院)
-
我的报考意向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除岭院外不选择参与其他商学院面试,故此篇心得主要以岭院面试为主。
提前面试是MBA备考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提前面试与正常批面试相比,除了“提前”参加以外,更有两个收益:
1) 有效期:面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目前中大岭院、管院、华工均为两年)。也就是说,如果联考一次失利,还有弥补机会;
2) 分数线:面试通过后,商学院将直接以国家线录取(而非高校自主划线)。这意味着分数要求将降低十来分,考试压力变小;
在明确了提前面试的意义之后,建议各位同学根据自身条件及意向,选择目标高校并开始备考面试。
从我的角度出发,首先我考虑到的是定位(申请班别)。岭院本年度共有五个批次的提前面试。第一批申请时,我尚未决定攻读全日制班或是在职班,便先申请了在职,没有通过;沮丧之余,反思自己,其实更适合全日制的学习,原因有三:
1) 职业发展:我的职业目标是HR-MBA-管理咨询,虽然是同一职能,但也属于转行;而全日制MBA学习期间,丰富的项目机会有助于我积累咨询经验;
2) 学习深度:选择MBA,对我个人而言是需要培养系统的管理思维,全面了解工商管理的各个模块;因此,选择全日制,可以让我更深入地学习、思考、实践;
3) 人脉积累:全日制MBA相对低龄,更多是处于职业快速发展期,并且有转行意向的学生,属于同一人群;
此后我便调整方向,第二批申请全日制班,有幸通过筛选,得到面试机会。
我的教育背景及目前工作均是HR,因此对面试技巧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会较为熟悉,但即便如此我对高校提前面试的细节还是很陌生。要做到知己知彼,我认为自己需要通过辅导机构来获悉学校的具体流程、要求及技巧。选择华章,因为它是MBA考前辅导机构中的权威,事实也证明了华章的老师以及共同备考的战友给到我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让我少走了一些弯路。回顾历程,受益匪浅,在此向后人分享。
高效地准备面试,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以岭院为例:
提前面试的准备分为两个阶段:申请准备与面试准备。
一、 申请阶段:
1、 个人简历修改是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简历估计每个人都有,但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求职简历不等同于MBA的申请简历。求职简历的阅读者是内行(企业HR或直线部门的管理者);而MBA申请简历的阅读者是外行(非本专业人员),这就需要我们调整简历中的叙述。个人总结出要点供参考:
1) STAR原则:简历最忌只写职责。可以的话尽量列出与众不同的点,例如任职期间通过何种方法促进了个人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增长,或是举出某一两个项目,描述自己在过程中的亮点;
2) 关联性:职业方向、教育背景、职业背景、个人特质最好是一脉相承的,否则断裂处容易成为被提问点;
3) 术语与简称:可写全称尽量写全称,约定俗成的英文缩写也是;
4) 数据:数据不应孤立呈现,建议体现相对值(同比/环比/排名);
其他技巧不再逐一展开,培训时我们一共经历了三轮以上的简历修改,老师也会针对每个人的情况提出建议。
2、 申请短文是第二个问题,撰写与修改也是曲折的过程。短文要求为三选二加一,三选二的意思是从三道开放题选择任意两道作答,题目大意分别是“对岭院MBA使命的理解”、“最喜欢的MBA课程或活动”、“突然放假的一天怎么安排”;加一的意思是最后会有一个机会,给考生填写任何需要补充说明的信息。关于申请短文,无论是岭院、华章的老师或我个人,观点都是一致的: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个人填写思路如下:
1) 前两道题,应体现你对岭院的了解与理解。这种了解或理解并不是指你对它的使命、课程项目如数家珍,而是体现在你能用它做什么:
价值观:你是否认同(使命/课程皆是);
现状:你的素质是否与之匹配(你是否践行过?);
未来:你的目标是否与之匹配(你需要它帮到你什么?);
2) 第三道题,我认为考察点可能是个人如何平衡生活、工作与学习。根据实际情况,系统地梳理回答即可。
3) 补充题目是出现最多可能性的,基本上写什么的都有。据我了解,相当部分同学写的是选择岭院的决心或其他未在上面写完的内容补充。我个人的短文思路如下:
主题思想:我相信岭院会选择我;
思路:首先摆出自己的劣势,一方面二本院校毕业,另一方面非管理职位;随后用事实证明自己在学校、在职场中的努力;
总结:我的劣势,可以转换为优势,背景不优秀,但我从不放弃努力;虽然我年轻,但这意味着弹性与发展空间;
总结起来,我想起岭院MBA招生办的李志明老师曾经强调过,学生不需要在短文中奉承学校亦或是MBA项目,这是没有意义的。学校更想看到的是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以及从中表现出的气质(岭院精神)或潜质(职业经理人经理人或企业家精神)。也许这就是短文需要体现的内容吧。
二、 面试阶段
1、 主题问答,相信是许多人头痛的环节。现场抽签感觉有点像拆炸弹,你永远不知道剪到的是蓝线还是红线,是安全还是爆炸;前期备考又有点像买彩票,买了总觉得会中,却往往不中。其实根据大多数同学经验,主题问答耗时仅5分钟左右,考官很少进行超过两轮的追问,因此建议大家不需过度关注。
关于本环节的备考,辅导班、备考群上面都有很多资料,有兴趣可以自己看。针对考题范围备考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分析思维,并懂得使用技巧:
1) 考题范围:似乎岭院并不在意考生是否知晓考题,许多提前面试的问题在往年的题目集合中出现过,有些题目去年考,今年也考;而且,前三批面试中,我也听说了不少问题是重复的。从这个角度看,实在想要准备的话,可以参考:
辅导班给出的题目范围;
前面批次面试的考生(如果同一批更好,可能下一个就是你);
基本上,如果把这两个渠道收集到的问题(尤其是同批次)都在脑海中准备一次的话,中奖率估计可以达到50%以上。
2) 分析思维:即论证方法。即使准备了充分的背景信息和分析材料,如果没有加以组织,是很难呈现好的。如果你读过《金字塔原理》,那起码应该掌握三种基本呈现顺序:
时间(步骤)顺序,例如按“现状-成因-趋势或解决方案”顺序分析;
结构(空间)顺序,例如将问题加以区分为A/B/C等模块;
程度(重要性)顺序,例如“首要原因-次要原因-其他原因”;
为了更好地整理表达的框架,强烈建议各位画思维导图,记录时间短,呈现起来也清晰。
3) 技巧:个人认为,主题问答中绝大部分问题在网络上都会有较完整的分析,但如果只是单纯当复读机,把听到的信息重复给考官,效果可能一般;而且因为这不是你的观点,基本上经不起追问。我的建议是增加有说服力的论据。如果问题提及的是现象,那么应该回答现象的具体体现;如果问题提及的是观点,那么可以阐述你在实践中是如何支持或反对这个观点的。
2、 个人面试,侧重的是对工作经历或职业规划的考察。如果简历写得好,基本上被提问的问题都会在设想范围内,具体技巧如下:
1) 工作经历:只有一个技巧,讲故事。简历是为了呈现自己的工作态度、业绩及发展历程而设计的,如果其内容真实并准确,那你必然已经对其中的描述了如指掌,只剩下如何对考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这里,最好的方法是为你的所有职责或项目经历准备相应的故事。现实案例是最直观的,阐述众多数据与专业名词不如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一来引起考官兴趣,二来增加说服力。网上有许多高频问题的集合,自己可以拿过来练练手。
2) 职业规划:关于职业规划,我身边大部分一同参加面试的考生都碰到相同的问题,即被考官质疑攻读MBA的必要性(或为什么读MBA)。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路,正如前面提及:
梳理过往履历,体现职业履历与职业目标的关联性;
深入思考MBA可以带给你什么,以及这对于你职业发展的作用;
适当举例,证明自己在追求职业目标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个人面试环节的考察内容,一方面我们较为熟悉,另一方面也更有发挥空间,所以其实没有太多需要特别准备的地方。建议多做模拟,理清逻辑即可。
我的面试经历比较特别。跟大多数人不同,我在主题问答上经历了将近20分钟,几乎是辩论的过程,而个人面试环节反而仅花了不到15分钟时间。
现在还清楚记得当天的经历。抽题之后,我选择了“理想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单位”,没有刻意去记忆另一个问题便开始作答。我从“员工角度-内部管治角度-社会责任角度”论述了我的看法,而因我所在公司是做房地产开发的,三位考官便以“地产开发商有无社会责任感”为主题,双方从社会贡献、房价、利润率等角度进行了数次辩论;主题问答后,考官又围绕“太年轻的考生应不应选择MBA”为主题开始个人面试发问,我主要从“年轻应是优势”出发,再交流了关于职业规划的一些设想。后来眼见超时了,考官便结束面试。走出面试室的时候我也没有十足把握,所幸后来还是通过了。
总结起来,面试还是有许多可以准备的地方,希望我的分享可以抛砖引玉,为后面申请的同学开拓思路;同时,心得毕竟是个人体会,许多地方大家应辨证看待,毕竟面试过程很难量化,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事在人为,希望有意向的同学尽早申请,也祝你们一切顺利,岭南学院再见。
含 院校名录+十年真题+面试宝典